生活中心/綜工業內視鏡合報導
當年日本311大地震,很多台灣人都善心捐款,感動很多日本人。最近,有高雄民眾在臉書《爆料公社》PO出照片表示,在路上發現一台右駕日本車輛,掛布條稱要調查地下坑洞,引發網友熱議。原來這台車是日本技術團隊為了感念台灣人在311大地震時的協助,特別海運「車載式透地雷達」的巡檢車,免費為台灣地區道路健檢,協助調查道路資料。
▲日本巡檢車免費為台灣地區道路健檢。(圖/翻攝工業內視鏡自爆料公社臉書)
車載式的透地雷達是利用探查車(SKELE-CAR),來探查地底下深度約1.5米、大小約30cm以上的坑洞,確認後可及早處理,提前避免路面塌陷危險。
工業內視鏡(也叫孔探儀、蛇形探測儀等)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可以觀察人眼不可及容器的內部空間狀態的產品。先進的視頻技術,已經突破了物鏡的一人觀察,可以在監視器上多人同時觀看,也可以一人戴上液晶顯示眼鏡觀看、指揮操作,同時用無線的方式發射到接受監視中心觀看、指揮、存檔。從成像形式分為:硬管工業內視鏡、軟管工業內視鏡鏡、影像工業內視鏡。硬式工業內視鏡軸心裝有許多消色差光學鏡片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可以得到較高質量的影像,沒有失真的傳到檢測者的眼睛,所以成像非常的保真,也是這幾種鏡子中清晰度最高的。可繞式內視鏡可深入檢查硬式工業內視鏡無法到達的地方,它與硬式工業內視鏡最大的差異為使用軟性光學光纖組成影像傳遞系統,光線一旦進入光纖後即無法逃脫,因此內視鏡軸扭轉或彎曲均不會影響影像傳遞;由於影像是由與光纖數目相同的「點」組成,亦即影像分辨率由光纖數目所決定;越多直徑越小的光纖其成像分辨率也越高,當然製造成本也隨之提高。可繞式工業內視鏡光纖數目可由3500條至高達22000條,為了方便觀察,也有可控制前端軸轉向變換不同視角的二方向及四方向控制機種。
目前高雄巡檢部分選定建國三路(自立一路至同盟三路)、河東路(五福三路至河南二路)、民生一、二路、旗楠路(旗楠路981巷至楠梓路)、二聖二路(民權二路至武慶二路)、武慶二路(二聖路至三多一路)。(編輯:吳禹慶)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彰化禪寺掛五星旗爆違建 縣府斷水電
花蓮開搜救費 6登山客得均攤92萬
辦海島婚要親友自費9萬 網友狂吐槽
終極解壓縮!5人座轎車竟走出18人
光學顯微鏡是人類超越自我感官極限的一個挑戰。透過對於物理光學原理的了解與各種光學元件的發展,我們從毫米進步到微米的解析度。然而,由於光學繞射極限的限制,我們一直無法突破光學解析度到更小的尺度。2014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突破這一個光學繞射極限的兩種螢光顯微術。由於這一些新的技術,光學顯微術的解析度從微米進步到奈米。這一個獎項需要生物、物理、化學的共通努力才能達到。虎克設計的顯微鏡,已經是現代顯微鏡的雛形,含有支架,鏡片組與光源。他設計了雙凸透鏡的組合來放大物體,但由於當時的鏡片,光在折射時會有嚴重的色散與球面像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虎克在顯微鏡中加入了小光圈,遮蔽外圍色散的光線,增加影像的銳利程度。但是因為光圈遮擋住了許多的光線,使得亮度下降而觀察變得困難。因此虎克在樣品前放置了一個裝滿水的玻璃球,將玻璃球後面油燈的光線聚集來照明,以降低了小光圈的影響。